清明节和寒食节是被分到了同一天,所以在清明节,就不能不想到一个历史人物,那就是介子推
据历史记载,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,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,生活艰苦,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
后来,重耳回到晋国,做了国君(即晋文公,春秋五霸之一〕,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,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,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,不肯出来,
提防正文有无分页
原文地方
我上小学的功夫,没如何出过咱们村子,假如让我从村东走到村西,我都感触那是多边远的一段隔绝啊
回顾最深是和哥哥随着母亲到山里捡柴,山很深,沟壑交叉
进山常常要走上一个钟点,到了手段地将牛赶到水草丰富的场合,母亲动摇着镰刀割草,我和哥哥一头钻到树林里捡柴
树林岁月长久,凋谢的树枝有粗有细,咱们东跑西走将散落的树枝放成一堆
树林里的众生也有很多,有野猫、野鸡、草蛇、黄莺、乌鸦、老鹰和少许不著名的众生
之前,无论我们怎样闹,被铁丝栅栏围了的棉花地,我们是不去的,因为听守棉花地的那位大娘说过,棉花地里住着几条大蛇,总是悄悄地伏在草丛中,如果有娃娃进去摘棉花、拉尿、捉蟋蟀,蛇就会突然现身,咬娃娃的脚,手,还有身上长的小鸡鸡
几天过去了,瞧着大娘乐颠颠地空手进到地里,然后又用系在身上的围腰兜满了雪白的棉花出来,身上没有少一块肉,身后也没有一条蛇在追赶她,我们渐渐明白是大娘在骗我们
“狗日的臭大娘!”记不得是谁骂了一句,小伙计们便开始拾了泥块石头,朝棉花地里掷去,要不就用竹竿从栅栏的网眼中伸进去,对着棉花或是小草一阵乱捅,搞得原本长在枝头上的棉花,几乎都飞着向天上飘去,煞是好看
好看是好看,可是好景不长
气晕了头的大娘,手拍大腿脚跺地,因了无力追赶,只能够对着我们一顿狠骂,或是做出一副寻扫帚打人的姿势
那个时候,我习惯的动作是用手或是衣袖放在鼻子跟前,手臂一横,头一偏,抹把鼻涕,笑着逃跑
我不由回顾看,真的是扔到人堆里找不到的两个普遍人,相貌普遍,穿着普遍,但面色宽厚,笑脸开放
两部分没有挽手,不过头颈相靠,隐蔽属于中年人的那一点绸缪